這天是我們其中兩位旅伴在這趟旅程中的最後一天,所以我們在這一天之中品嚐了中央咖啡館的奧地利人的早餐與炸豬排,也遊覽了老城區與美景宮,是個相當充實的一天!
Day 15 2019/03/15(五)
[行程]
- 08:00 民宿出發到中央咖啡館Café Central吃早餐
- 10:30 百水公寓Hundertwasserhaus
- 11:30 聖史蒂芬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為中心開始晃老城區
- 13:00 排隊吃維也納美食炸豬排
- 15:30 美景宮
- 17:00 搭車到維也納西站逛逛
[交通]
維也納城市是使用24-h Vienna ticket
可以在24小時內任意搭乘維也納市區內各種大眾交通運輸。
購買:在地鐵站購票
[住宿]
維也納Do Step Inn – Hotel & Hostel (旅館連結)
這是一間背包客棧,距離Wien Westbahnhof維也納西站火車站、地下鐵及街車都非常近。Wien Westbahnhof維也納西站如台北火車站,裡面除了有車站之外還有店家及超市可以逛。
背包客棧的廚房很小,一次只能讓幾個人使用廚房。
我們是四人房,房內有廁所,但很小。房內是上下鋪,沒有吹風機,如果要借用吹風機要壓護照。
(當時覺得把護照隨便押在櫃檯很危險,因此我在當地百貨Müller買了旅行用吹風機,吹風機很小很便宜,一隻大概不到四百台幣!以後去歐洲玩就可以隨身攜帶了!)
不過最後兩天回到維也納著的民宿很棒,所以我會推薦後面住的民宿--- 維也納Quartier Belvedere
[遊記]
這天我們起床後,匆匆忙忙地出門,連早餐都沒吃,因為我們要去中央咖啡館體驗當地人的早餐!
喜歡城市漫步的人一定會相當喜歡維也納,因為這裡的建築每棟每戶都充滿藝術感與故事感,每張相片換成黑白的都如同電影中的某個片段。
中央咖啡館和眾多的景點都位在內城區,如下圖地圖所示,許多景點就在紅線內,對自助旅行者來說相當方便。還沒來到維也納觀光之前覺得這裡怎麼看都有點複雜,但待在維也納兩三天後,忽然對這裡的方向就熟悉多了!
(所以我也適合住在維也納就是了哈哈哈)
中央咖啡館Café Central
![維也納中央咖啡館 維也納中央咖啡館](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429828161_300863fe8a_c.jpg&width=800&height=450)
每個人來到維也納都會來趟中央咖啡館,這裡有名的程度就和法國巴黎的花神咖啡館一樣。
一早進來的時候,櫥窗已經擺買了琳瑯滿目的甜點!如果有機會,也想在下午來這裡度過下午茶時光,那想必也是相當夢幻的事情。
維也納不僅是音樂之都,也是文學及哲學發揚的中心,許多學者在這裡思考及討論人生哲理,咖啡店成為學者們重要的去處,因此維也納的咖啡文化特別盛行,例如世界知名的品牌-小紅帽咖啡也是發源自維也納。
推開中央咖啡館的大門,一位大叔在門口迎接著。這位大叔是彼得·艾騰貝格,這位大叔聞名於世界的台詞是「如果我不在家,就是在咖啡館; 如果不在咖啡館,就在往咖啡館的路上。」這句話多麽充滿詩意。
原先在中央咖啡館附近有另一間咖啡店Café Griensteidl,許許多多的文人雅士聚集在此談論人生哲理、政治、人生觀,不過1897年這間咖啡店關門,原先習慣在這間咖啡店消磨時間的作家藝術家們轉而到最近的中央咖啡館。
彼得·艾騰貝格是其中一位,中央咖啡館可以說是他的第二個家。
等著店員幫忙帶位後,我們坐下並開始點餐。不得不說這間咖啡店特別的地方就是那金碧輝煌的奧地利皇宮風格風格的室內裝潢,以及店員的裝扮。這裡的店員每個都穿的很整齊,不管是上了年紀還是年輕人,穿著白襯衫加上圍裙,讓這間咖啡店的層次又更上一層。
我們隨便點了早餐,除了咖啡相當香醇順口,還推薦抹麵包的果醬,不會太甜,塗在麵包上相當可口。
在我們隔壁桌的婦人是一個人單獨前往,我猜想她是當地人。她打扮的特別的雅緻,復古的黃色碎花洋裝與這間咖啡店相互陪襯著。
在中央咖啡館,每個平凡人都突然成為電影中的主角。
百水公寓(漢德瓦薩之家)Hundertwasserhaus
![百水公寓 百水公寓](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429346188_60a6385b0f_c.jpg&width=800&height=450)
大學的時候收到朋友從維也納寄來的明信片,明信片上就是百水公寓,所以這棟建築物對我來說比其他景點都來的有名多!
因為第一天在維也納觀光,我們不知道原來中央咖啡館與聖史蒂芬教堂距離比較近,如果順路的話我認為先到百水公寓 --> 中央咖啡館 --> 再到聖史蒂芬教堂會比較順路。不過這就是自助旅行有趣的地方。
百水公寓與中央咖啡館搭乘地鐵約二十分鐘抵達。搭乘U3從Herrengasse到Rochusgasse,再步行約十分鐘就會看到這棟世界知名的公寓,外牆鮮豔的撞色與周圍的老建築物形成強烈的對比,建築物外圍還可以見到植物生長在牆面上及頂樓上,某些角落細看還可見到許多彩色小磚。
百水公寓的設計者佛登斯列·漢德瓦薩秉持著自然與美感的結合。佛登斯列·漢德瓦薩是奧地利的猶太人,奧地利是納粹德國第一個合併的國家,幼年喪父的佛登斯列與他的母親在二戰期間度過了相當艱苦的生活。他曾在維也納美術學院學習美術,說到維也納美術學院就不得不談及希特勒,希特勒年輕時曾申請到這所學校學習美術,但入學考試不及格而兩次遭到拒絕,落魄的他只能將美術用具賣掉,窮途潦倒的他為了賺取生活費於是從軍去。如果當時希特勒考進這所學校,拾起畫筆創作他最愛的美術,也許歷史將會改寫。
佛登斯列早期專研美術,隨後跨足建築,而後漸漸專注在建築的設計上。除了在維也納的百水公寓之外,在德國也有他的作品。
百水公寓旁有紀念品店,也有一個小小市集可以買到維也納的紀念品,維也納知名的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的畫作,像是著名的艾蒂兒肖像一號就被製成不同型態的紀念品,也有賣精美的玻璃燈飾,很值得一逛。我最愛在旅行中購買的磁鐵也能在這找到,但磁鐵真的可以作為一個地方的物價的指標啊!
聖史蒂芬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
![聖史蒂芬教堂 聖史蒂芬教堂](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429344328_f20039a32e_c.jpg&width=800&height=450)
百水公寓逛完,我們再度搭地下鐵回到內城區,在Stephansplatz下車後出站就會見到這座教堂。聖史蒂芬教堂是維也納羅馬天主教的母教堂,也是內城區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我相信當地年輕人一定將這裡當作碰頭的地方。這裡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聖史蒂芬教堂周圍是一間又一間的商店,我們也立刻把背包往前背。
聖史蒂芬教堂自十二世紀建造以來,不只見證了統治奧地利六個世紀的哈布斯堡王堡的興衰起落,也參與了二次大戰的歷史,在納粹德國吞併奧地利後,維也納遭到嚴重的破壞,聖史蒂芬教堂也並無倖免。戰後這裡獲得重建,並成為奧地利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
教堂最顯眼的地方莫過於屋頂上代表哈布斯堡王朝的雙頭鷹馬賽克。另外北塔上的鐘Pummerin只有在特殊日子才會敲響,例如天主教節日以及元旦;想眺望內城的景色則可爬上南塔塔頂,不過去過幾個歐洲國家後,發現歐洲的房子沒那麼高,爬上高點看其實並沒有像在高聳的紐約洛克菲勒往下看那樣壯觀,所以我們打消了念頭,只有在教堂外頭欣賞這雄偉的建築物。
聖史蒂芬教堂外圍有許多紀念品店,從教堂為中心一直延伸的內城區有很多小店可以逛,例如我最喜歡的Flying Tiger,所以我們在附近走走拍拍,接著我們要去吃今天的午餐,維也納炸豬排,請見下篇。